2024届毕业生求职指南(二)
就业季Employment season
政策性岗位篇
@2024届毕业生,又是一年毕业季,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估达1187万人,作为千万分之一的你,准备好了吗?什么是就业协议书?如何求职?毕业生就业创业都有哪些优待政策?毕业手续如何办理……你都了解吗?你的就业通关秘籍已上线,快来收下这份求职指南吧,为你求职之路助力赋能!
什么是政策性就业岗位?
政策性就业岗位是区别于市场性就业岗位的另一种就业方式,具体项目是国家政策所制定的某方面的就业机会。
政策性就业岗位有哪些?
除了增加高校毕业生升学深造机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教师、大学生征兵、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社区治理等方面都有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性岗位。
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
在各地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录政策中,政策性岗位向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倾斜的特征较为明显。202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与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招录进一步吸纳高校毕业生,同比2022年,2023国考“扩招”18.7%,其中67.4%的职位专门招录应届毕业生,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录占比为近年来最高。
选调生
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录用后为公务员编制,但是又不同于普通公务员。一般在乡镇工作的最低服务期限是3年。选调生的招录工作,一般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可以通过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网或人事人才网获取信息。
国聘行动
“国聘行动”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央视频、国投人力共同主办的融媒体招聘活动。
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开展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主要面向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
百日冲刺
“百日冲刺”系列活动是教育部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而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活动。以2023为例,5月开始到8月中旬结束。活动以“百日冲刺促就业 踔厉奋发建新功”为主题,主要通过持续开展全国校园招聘活动、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万企进校园行动、精准就业指导服务行动、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
特岗计划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始于2006年,每年公开招考选聘数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贫困县农村学校任教,2023年国家“特岗计划”招聘教师52300人,其中河南7400名。特岗计划由中央统筹,各省教育厅、考试院等网站会发布招聘公告,有些省市会单独开设特岗教师招聘专题,有些省市则将特岗教师并入本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中,不单独发布特岗教师招聘公告。聘任期间,特岗教师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同等待遇。特岗教师服务期为3年。对于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各地要保证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连续计算工龄、教龄,不再实行试用期,做好服务证书编制和发放工作。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西部计划服务省主要面向西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12个西部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愿者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均可享受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有关优惠政策 。具体情况以当年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实施方案为准。今年是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2023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实施规模将继续保持两万人,地方项目预计实施规模将超过4万人,分为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等7个专项。
大学生入伍
大学生入伍是指部队每年从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中招收义务兵。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2020年起,将义务兵征集由一年一次征兵一次退役,调整为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优惠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毕业班学生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定向培养生服兵役义务优先、应征期间给予交通食宿补助、落实优先征集规定、加大退役升学优待力度,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前提下,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
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2021年5月,人社部会同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林草局、团中央等部门印发《关于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通知》,决定于2021年至2025年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计划,每年选派3.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通知指出择优选拔“三支一扶”人员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河(湖)长助理、林(场)长助理、基层供销社主任助理等职务,“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要按照当地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务的,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补贴。中央财政补助标准为西部地区每人每年3万元(其中新疆南疆四地州、西藏自治区每人每年4万元),中部地区每人每年2.4万元,东部地区每人每年1.2万元。中央财政按照每人3000元的标准,为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人员发放一次性安家费。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据统计,2023年7月,全国“三支一扶”计划实际招募4.31万名。
科研助理
科研助理是指在科研部门、科研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从事项目研究、实验(工程)技术和科研辅助的人员,是专职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完成2023年的科研助理吸纳任务,科技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形成《关于落实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 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的工作方案》,将开发科研助理岗位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进行部署。据统计,截至7月14日,2023年已完成科研助理岗位发布14万个,已落实超过6万人。
社区工作者
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就如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从观念、机制、平台、培训、政策支持、保障机制六个层面进行了规定,旨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助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022年9月,河南省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特别提到,按照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标准,配备社区工作者;建立岗位与等级相结合的薪酬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和其他福利待遇;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相应职业津贴;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任职培训和职业能力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素养和水平等。《意见》指出,各地在招聘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时,可拿出一定名额定向招聘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鼓励各地积极开展面向其他优秀社区工作者招聘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工作等。